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激发我国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与创造性,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职责。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贯彻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着力发挥中华文化传承功能优势,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教育合作,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质效,取得良好成效。
文化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对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学院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夯实中华文化传承、对外交流合作的基础。
学院举办大型教学研讨会买球官方手机app,探讨教育理念创新有关问题,邀请来自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任课骨干教师等参与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编好统编教材、用好统一课件、开展集体备课,围绕中华文化传承开发教学素材,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提高文化育人效果。
学院及时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举办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坚持正确育人方向,发挥文化传承的价值,注重文化自信的培养,推动多元文化相融合,多管齐下奋力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聚焦专业与艺术双融合理念,积极探索“思政+音乐”新模式,以时代主题作为主线,通过多样化的艺术作品实现思政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效果。
教学是高校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点与核心,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方案,是文化传承的着力点、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学院以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科学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推动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满足学生适应跨文化交流合作的学习需求。
学院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丰富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深入实施“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探索“五微”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大力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扎实开展深度教学法等举措,让学生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结合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学院注重从“大化工”视角创新教学内容,将思政课教学与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将行业领军人物、知名学者成长故事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形成中国化工产业发展案例库,制作精彩教案及课件,打造彰显行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坚定学生投身化工等领域的志向。学院先后举办十余期经典著作研读会,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渊源”等不同主题进行分享交流,带动研究生深入阅读思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耕学问之“道”,精进写作之“术”,有效夯实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提升研究生参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是提升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学院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教育研究摆在重要位置上,多管齐下加强教育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举行2023年度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辅导会,围绕选题意义、细节把控、框架内容等主题对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进行详细分析和指导,助力教师深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逐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学院加大理论研究宣传力度,教师参编、组织编写的有关成果在各专业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院注重培养教师团队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宣传阐释等工作中的综合能力,聚焦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为牵引,大力推进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扎实开展有组织、有针对性的科研。同时不断完善科研帮扶及激励体系,集中力量在国家及省部级课题项目立项、权威期刊论文发表等方面攻关,先后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相关的学术成果。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市场、探索新时代新发展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探索多种方式,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的平台与资源,学院着力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方面的研究工作,丰富文化合作与交流项目,拓展文化教育与科技合作空间,培养具备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院大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加强智库建设,不断深化与全国重点马院、北京市重点马院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兄弟院校有益经验,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积极参与学校“全球化”发展规划,不断拓展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美、英、法、德、澳、韩、日等国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世界各地的友好学校开展优秀留学生培养和“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吸引优秀国际生源来华留学,开展深度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双方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与企业共同选拔来华留学生,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使者,进一步促进两国大学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学院努力建设“六要”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优良师德师风,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学术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汇聚源源不断的动能。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工作,不断畅通教师成长通道,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为学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也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高质量师资基础。学院举办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助力拓宽思政课教师视野、丰富思政课教学素材,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意识,通过深入交流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学院不断建强建好思政课教师队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持续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的关键作用。定期召开年度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大会,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持续强化新形势下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