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交通大学化学系,徐名材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抗战期间化学系几经迁徙跌宕,坎坷办学。1946年,化学工程系成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1952年,根据国家院系调整整体安排,交通大学化学系全部调往复旦大学,化学工程系全部调出与其他学校化工力量结合创办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后。1979年改革开放后复建应用化学系,学科布局、科研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发展,化工学科也逐步得以恢复重建。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7年正式成立。
苏元复、顾翼东、曾昭抡、张大煜、吴学周等多位学术大师都曾先后在交大化学系和化工系工作过,培养了钱保功、徐光宪、高小霞、徐晓白、王方定、王景唐、徐如人、胡英、关兴亚等一批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设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工程硕士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以培养化学化工领域的骨干精英,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提升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与学术志趣,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创建世界一流的化学化工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坚持理工交叉、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佳绩。在多个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和“NATURE”期刊上发表了上海交大首篇学术论文。近十年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科技类奖项十余项。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是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近10多年来,化院颜德岳院士团队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所提出的聚合反应动力学理论、不对称合成思想和合成策略、自组装方法和机理被同行普遍接受和应用,解决了超支化聚合物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推动了超支化聚合物和分子自组装研究这两个热点领域的发展,为超支化聚合物的产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团队在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Biomaterials, Small, Chem. Commun., Macromolecules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了研究论文4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主编和参与撰写大全、专著10余本。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培养的学生中已成为国内外教授的有20余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离子膜是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核心材料,是我国化工支柱产业-氯碱工业核心装备的心脏,也是新能源氢能领域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 化院张永明教授团队历经10年艰苦卓绝的研究攻克了“全氟离子膜”这一困扰我国长达30年之久的跨世纪科技重大难题,先后研发了中国第一张工业规格的氯碱全氟离子膜,和氟离子膜成套制膜技术及其产业化技术;同时瞄准战略新型产业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开展研究工作买球官方手机app,发明了多元共聚型全氟磺酸树脂和三维纳米-微米复合结构燃料电池质子膜,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装置。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整套“全氟离子膜生产”复杂技术的国家,使得中国实现了从氯碱大国到强国的历史跨越,是中国氯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该成果分别得到了科技部两个重大项目和山东省一号工程的支持,时任中央、总理、副总理先后到现场视察,高度评价了张永明教授所取得的成果。张教授主持起草了3个离子膜国家标准,是全球首批全氟离子膜标准。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发表60多篇论文,编著的50万字《含氟功能材料》被评为化工优秀图书一等奖。2009年荣获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传统从黄花蒿叶子中提取的方法,由于其含量低、提取成本昂贵,而且产量受气候和市场影响很大,导致全球青蒿素市场产量和价格很不稳定。自上世纪80年代始,青蒿素的低成本高效人工合成一直是科学家们争相破解的世界性难题。
化院张万斌教授团队经过10年攻关,最终以单糖发酵制得的青蒿酸为原料,利用自主开发的还原和氧化体系,在无光照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青蒿素的常规高效人工合成,属国际首次,是青蒿素化学合成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该成果入选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并被评为“上海201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目前该技术成果已顺利通过公斤级放大试验,并与合作企业完成了技术交接工作,计划1~2年内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将造福全球每年数亿疟疾患者。
我国的电子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行业的芯片进口总额每年高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而生产高纯晶体硅必须以高纯硅烷为基础。以往国内主要采用硅化镁为原料,规模小,产品纯度低,成本高。2014年9月,肖文德教授领衔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烷大规模生产新技术600吨/年中试生产项目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研究基地试车成功,能够连续稳定生产出产品纯度大于99.9999%的高品质硅烷产品。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高纯度硅烷的大规模生产技术获得了突破,得到了电子和光伏行业的广泛关注。
在多年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化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橡塑工程课题组以高分子材料在沥青路面中的精细稳定化分散与高性能化为目标,研究提出了高分子沥青材料杂化设计、复合改性增粘增韧、高效干法原位分散等方法,发明了重交通道路高承载力路面材料、高安全排水沥青路面材料、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节能减排的温拌沥青材料等新型路用材料及制备应用技术。
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对“耐久、安全、环保” 关键材料的需求,多项技术打破国外材料在我国的技术垄断或主导地位。项目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9 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在全国25个省市、100多个高等级公路项目中得到应用,并成功出口海外高速公路项目。项目成果引领了相关领域我国道路工程的技术革新,提升了我国道路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行业进步。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以江平开教授为负责人的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团队,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为导向,紧密结合电力与能源产业的需求,深入开展高分子电气绝缘材料以及电力设备老化评估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难点攻关。近年来,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上海市立项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与电力设备等领域的相关重大、重点项目。重点实验室目前在210kV-500kV高压直流绝缘电缆材料(特别是非交联绝缘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高压直流塑料绝缘电缆及材料、大型核电设备老化评估及数据库建设、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前沿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持。
近年来,化院的上海市教委功能材料组装重点实验室集中开展了关于功能性多孔材料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学术活动活跃,获得了多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刊登在Nature,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及应邀综述 Chem. Soc. Rev.等领域顶尖期刊上, 并多次被Nature 及子刊、Science 等引用;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课题等重要研究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实验室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三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三人,两人担任英国化学会会士。培养博士生中1人获全国优博, 2人获提名奖,7人获上海市优博。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化院马紫峰教授团队以“创新电化学能源器件、促进基础研究产业化”为主旨,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储能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工程、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地积极参与我国动力电池与储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发展与行业标准规范制定,与五龙电动车、中聚电池、比亚迪、CATL和中国航天集团等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拥有国际一流的电化学测试仪器与先进的电化学能源器件加工与检测手段,具备了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化技术开发能力。秉承“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基地加盟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放。
发轫南洋,增华交大,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曲折而又昂扬的发展历史,浓缩百廿交大办学历程,诠释着“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情怀,激励着新一代化院人励精图治、团结奋进。化院将继续弘扬海纳百川之精神,广育天下英才,攀登科学高峰,以人类福祉和国家战略为己任,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目标,谱写新的篇章!